好雨知时节,春雨是善解人意的。
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,敲开了老农的柴门。猫了一冬的老农,推开被寒冬封紧的家门,站在自家的门口,愣了神,看看天,手窝窝接过了雨水,看过之后,嘴角边嵌着笑,顺手往头发上潇洒地一抹。好像春雨能润泽和生发日渐稀少、日渐灰白的头发。戴着红头巾的大嫂,穿着花夹袄的大姐,还有光着脑瓜淘气的小孩子们,也纷纷走出家门,走向朝气蓬勃的田野,欣赏着春天的美景。
春雨有“天街小雨润如酥”的美誉,亦有“春雨贵如油”的稀少所带来的盛赞。在我看来,春雨是苏杭的丝绸,在天空拉成了丝,织成了网。“滴”是雨细密的针脚,有着极大的耐心,一滴一滴,每过一场春雨,就每绿一点秀色。
春雨是带着喜气的。它没有夏雨的气势与怒气,未成雨就滚雷声声,震耳欲聋了。它满身的宁静与内心的欢喜,润物无声,是自然赋予万物盛大的品德与教诲。悄无声息,浸润心灵,用心润染万物。
喜气的春雨落在了柳枝上。还在沉睡的柳芽慢慢地睁开了萌眼,枝头上悄悄地鼓胀出一串串错落有致的鹅黄翠绿色的音符。柳枝便有了柔软,有了腰肢,有了细嫩,有了孩童的喜气灵气。不知道是谁家的新燕,披着一身黑色的剪尾服,倏地,斜着身子犁过雨水编织的上空,犁过柳枝,犁过柴门,犁过老屋,犁过老农的肩头和妇女们红色的方头巾。
春雨是带着柔气的,落在了大地上。坚硬的大地便开始一点点被感化,春雨有着滴水穿石的以柔克刚,不出几日,僵硬如铁的黑土地松软得像铺了一层硕大的地毯,踩上去,柔软从脚底渐生,舒舒服服。
很多时候,万物缺乏的不是硬度,不是刚强,而是折不弯打不倒的生长的韧性。
大地上的一切开始复苏。在春雨的润泽下,在春风的轻拂中,韧性一点点显露出来,渗透出来,所有的万物有了柔软之美。春色开始飘荡,从一株草到另一株草,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,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,从一片平原到另一片平原,再不是干巴巴、硬朗朗的样子了。
你看,迎春花在春雨中,不知什么时候也露出了半边笑脸,还有桃花、杏花、樱花、梨花,百花竞放。春雨呀,真是带着胆气的,未成春色便催开了花朵的心扉,喜气是会传染的,这些开花结果的树还没生绿叶,就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了,春天的盛景就这样在春雨中拉开了序幕。
“昨夜一霎雨,天意苏群物。”春雨后,人间焕发一新,你嗅嗅雨过天晴的味道,空气有了日渐一日的甜香。
朱宜尧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