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干年前,在老家拆旧建新盖好楼房后,我每年都带着家人回去过年。一是陪伴大哥,二是跟村里的叔侄们聚一聚,沟通聊天。眷恋桑梓,时髦的话叫作乡愁,或曰不忘初心。今年回去最大的感触是村里的狮头锣鼓,可以说是春节期间一道亮丽风景。
乡下大都有打锣鼓舞狮子的传统。我们村舞狮子打锣鼓的长辈,有耀周三叔、阿添叔、书仁叔、阿荣哥等。我没有见过他们舞狮子,听说之前他们加入过其他村的狮队,有一定的基本功,耀周三叔、阿添叔的基本功,还是在上一辈的老家仙沐塘练就的呢!阿添叔、阿荣哥会打大铙,书仁叔会打小锣。耀周三叔不但打小锣,还在接送狮子时与对方的师傅对歌喝彩。他平时讲话有点结巴,客家话叫做“推舌”,舞狮子喝彩的时候却唱得清楚流畅,从来没有丢过面子。如果说狮子锣鼓是一个村庄的门面,喝彩就是门面当中的精华。
到我们年轻人打锣鼓的时候,乡村舞狮子打锣鼓活动在萧条中逐渐复苏。村里经常联手打锣鼓的主要有韶哥等。韶哥擅长打铜锣,也打大铙;我样样可以应付一下,缺什么顶什么,算是个“半桶水”。我们几个打锣鼓可以说无师自通,学着学着就熟练了,行锣狮锣拜门锣十点梅花都打得行云流水。邻村一帮小青年也羡慕我们的能耐,时常来找我们切磋技艺,实际上是“偷师”。
那些年,村里有好几次迎接狮队光临。印象中有两三次过年是塘下黄的狮队拜门,他们拜隔壁黄屋村,顺便也拜我们村,算是对我们的尊重。有一年春节期间,连续接待了枧头围、石狮邓、下太邓村的狮队。狮队都是头一天到来,拜完门后当天打一场双狮,第二天上午再打一场单狮。所谓双狮,就是一个人擎狮头,一个人拱狮尾,一个和尚一个猴哥;单狮是一个人舞狮头,两个和尚加两个猴哥。舞狮子实际上是戴着面具伴着锣鼓调的哑剧表演,其中有见面、抢球、剃头,冲突寻觅、打筋斗跨台面大团圆等情节。单狮结束后接着表演拳棍刀枪剑戟,场面热烈激昂,将气氛推向高潮。最后宾主双方喝彩道别。村子里连续两天锣鼓喧天、狮头踊跃、鞭炮不断,人来人往喜气洋洋。
当时接待狮队不容易,十来户人家接待一二十人的狮队,管吃管住。晚上狮队队员分散到各家住宿,一日三餐统一开饭,村集体经济困难,各家各户将鸡公猪肉糖环饼子大米青菜贡献出来。拜门时各家奉上利是,狮队喝彩离开时村里还要送上红包。此外还要接待前来看舞狮子的亲朋好友。乡下人热情好客,困难再大也要撑住。这些狮队的到来,一定程度激发了村里年轻人打锣鼓舞狮子的兴趣。进一步的意义在于,通过狮子锣鼓走村串户表演,包括平时本村练习狮子锣鼓,促进了村民的和谐团结,增强了村民体质和集体荣誉感,端正了村风民风。村里拜社过年红事白事都盛行舞狮子打锣鼓,洋溢着勃勃生机。
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英城工作定居后,回村的机会少了。偶尔回到村里打锣鼓,大都是长辈去世,回来见最后一面和送行,或者哪个村子祠堂进火,帮忙打锣鼓凑热闹。自然规律不可抗拒,村里一帮打锣鼓的老搭档,不觉间先后辞世了。到我建好楼房回去过年时,勉强能打锣鼓的,仅剩下细成细春阿就阿考和我大哥。大家平时各自在外谋生,没有经常训练,锣鼓调谱丢三落四,打起来参差不齐。过年时复习熟练一点,下一年又生疏了。
阿考属于后起之秀。他记性悟性不错,当年看着我们打锣鼓耳濡目染,成为后来的骨干,他跟我搭档比较得心应手。多年来由于外出务工,电视、手机具有巨大的诱惑力,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学习,舞狮子打锣鼓这一久远的乡村文化,近乎青黄不接。
有一年过年,几位后生仔头脑发热,要我教他们打锣鼓,我也觉得有培养年轻人的必要,在文化室辅导他们练习打锣鼓。他们缺乏基本功,教了半天,连铜锣小锣简单的叮当叮当都打不顺。
转机发生在三年前。那两年仙沐塘合族兴建祠堂,计划在2020年底建成进火。阿军既是村小组长也是祠堂理事会成员。鉴于祠堂进火需要打进门狮,在他倡导下成立了族中狮队。几个自然村一帮年轻人主动报名,由邻村一位兄弟担当师傅。行过拜师仪式,立下若干规矩,就开始扎马步练拳脚学习狮子锣鼓了。狮队每周集中一次,地点设在我们村文化室。田心村参加狮队的五六位都是年轻人,只有阿考五十来岁。经过几个月训练,拜门打进门狮以及配套锣鼓勉强可以出师。
祠堂进火后,族家狮队近乎解散,一批年轻人学得不咸不淡。同村的几位能够熟练打锣鼓的依然只有阿考。谁能想到,狮队散伙后阿军阿考他们意犹未尽,照样坚持不懈学打锣鼓舞狮子。又经过半年多的勤学苦练,到2021年年底,一帮骨干居然能够舞狮子打锣鼓了。舞狮头的主要有阿军南阳南辉,打锣鼓的有阿考阿军福光南阳阿旬等。年底我回去过年,对他们的进步感到欣慰。他们在打锣鼓方面下了一番功夫,不但行锣拜门锣打得顺,十点梅花也熟练了。功劳一半归阿考悉心指点,一半归几位年轻人耐心学习。几位新手打锣鼓几乎从零开始,一句一句、一段一段地学,从易到难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,终于在不是最佳学习的年龄阶段,学成了可喜的效果。大年三十阿军问我:三伯,初一可不可以拜门?我问把握怎么样?他说问题不大。“那就大胆干吧,搞点新年气氛!”第二天上午,随着清脆悦耳的锣鼓声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,田心村有史以来第一个独立狮队正式亮相,挨家挨户舞狮子打锣鼓拜门。
今年过年期间,阿军阿考他们照样舞狮子打锣鼓,照样家家户户拜门,村里的新年气氛搞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。大年三十晚上,狮队增加了闹鞭炮闹糖瓜饼子内容,家家户户捧出的橘子柚子糖果饼子装了满满一箩筐。初一上午狮队又驱车进山,前往仙沐塘祭拜祠堂。
狮子锣鼓伴随着新年,伴随着村里的男女老少,伴随着人们的记忆和希冀,伴随着浓郁的地方特色,伴随着新村新貌新时代,将广袤的村庄装点得更加瑰丽多姿。
邓国珍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