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比往常起得早一些,天灰蒙蒙、阴沉沉的。一出门,天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雨。骑上电瓶车,搭上孩子,一张大脸小脸迎着不大不小的冬雨,颇有一股寒意,感觉南方的冬天真的来了。
第一次参加孩子班级的“护学岗”志愿活动,没有提前培训,没有事先彩排,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做,全凭对“护学岗”这三个字的理解。我们四个家长一组,穿上“护学岗”志愿服马甲,手握小旗子,不约而同的站在斑马线的四个角,马路这边两人,对面两人,形成一个四边形的阵势。
正逢上班返学的高峰期,路上车水马龙,人来人往,又遇上下雨天,人们不由得加快步伐,心情好像也急躁了起来。斑马线上人群簇拥,行人、电瓶车、自行车,男女老少,撑雨伞的、披雨衣的、戴帽子的,五颜六色,行色匆匆,一波一波的过往于斑马线上,好似跳动的音符。绿灯一亮,人们蜂拥而至通过斑马线;红灯一亮,机动车道上的车辆,一排排,一队队,唰唰唰的驰过斑马线……
我学着交警同志指挥的手势,参照红绿灯的交替变换,尝试着摆动手中的旗子,自我感觉很不自然、不标准、不规范,还带有几分放不开,有些略显僵硬的动作。但我身上的一抹红很是显眼,路人看不懂我的手势,也许会看懂我的“心”。看似拥挤的斑马线,却显得有序。
一个坐在电瓶车后座的学生穿披着严实的雨衣,欲要脱雨衣下车。第一时间我快步走过去,帮他掀起雨衣,扶着他缓缓的下了车,为他调整一下书包。掀开雨衣的那一瞬间,小学生脸带微笑,很有礼貌地对我说:“谢谢!”我突然感到一股暖流从初冬的寒意中淌过,倍感欣慰。这时,我意识到“护学岗”的工作不能只是站在原地摇旗示意,更要到人群中去,要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。践行初心,奉献爱心,为和谐文明湛江作贡献!
这不,一辆轿车正向学校门口开过去,靠边上停了下来,后座右侧车门试探着开了一条小缝隙,车身右后侧不断地有车辆和行人闪过,车上的人迟迟下不了车。我察觉到这一幕,快步赶上去,先用手中旗子做暂停手势,示意后面的车辆和行人让一让,稍等片刻,接着拉大车门,让车里的小学生顺利的下了车,随后马上给家长司机关好车门。就这样我们几个家长一大早来回穿梭于岗台上,脸额上沁出了一层薄薄的汗珠……
“护学岗”活动结束后,我特地上网百度了一下“护学岗”的解释。曰:护学岗是一种为有效保障城区中小学幼儿交通安全而设立的岗台。我想“护学岗”不单是一个小小的岗台,还是家庭与学校、社会搭建起的安全稳定的交通平台,更是为所有的幸福家庭保驾护航。不管手势标不标准,只要奉献爱心,小小的岗台就能变成暖暖的“爱心台”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